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記者 張貞林 特約記者 蔣輝 報道: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也是女性形體美的特有標志。近年來,乳腺癌發病日趨年輕化,手術治療帶來的疤痕成為很多女性的難言之痛。7月底,國藥東風總醫院在鄂西北率先開展了一例“腋窩入路腔鏡下乳腺癌皮下腺體切除聯合胸肌前假體+補片1期乳房重建”,在完成癌變部位徹底切除的同時,將切口隱藏在腋下,實現了重建乳房外形上無痕,成功幫助一名17歲的女高中生保住了乳房的美觀。
曉雯(化名)今年17歲,兩個月前,她發現自己的乳房有很大的腫塊。其實,早在4年前曉雯就在醫院發現了乳房腫塊,可并未重視,也沒有再復查,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7月下旬,曉雯在母親的陪伴下來到國藥東風總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病理檢查發現,她右側乳房有多個癌變腫塊,其中一個有鵪鶉蛋大小,且是具有分泌特征的特殊類型乳腺癌.
乳腺·甲狀腺外科主任沈豐介紹,分泌性乳腺癌又稱幼年性乳腺癌,是一種罕見的、低級別、染色體易位相關性浸潤性癌,具有實性、微囊性或管狀結構,可產生細胞內和細胞外分泌物。”
一直以來,乳腺·甲狀腺外科力求為患者提供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關懷。面對患者家屬強烈希望保留乳房外形、不留下較大手術疤痕的需求,該科室MDT團隊努力為患者尋求盡可能兩全其美的治療方案。
在治好病的同時盡可能保留乳房外觀是目前乳腺外科學界的共識,但部分腫瘤較大或病灶多中心分布的患者無法實施保乳手術,這時可進行“經腋窩單孔腔鏡下的乳腺癌根治+一期乳房重建”,在保留乳頭乳暈等表面皮膚完整的情況下切除乳房的全部腺體,再通過假體或自體組織植入等整形手段,“重建”乳房的正常外觀。
7月27日,經過充分準備,在多學科團隊配合下,乳腺·甲狀腺外科成功為曉雯開展了“腋窩入路腔鏡下乳腺癌皮下腺體切除聯合胸肌前假體+補片1期乳房重建”手術。
術中,手術團隊通過腔鏡切除了全部腺體并完整保留了乳頭乳暈,沿腋窩切口在胸大肌前方聯合乳房加強補片構建好容納假體的囊袋后,植入假體完成手術。術后,曉雯只在腋窩留下了僅4厘米的切口,兩側乳房外觀對稱自然。
據了解,該手術填補了十堰地區腋窩入路單孔腔鏡下乳腺癌根治聯合1期乳房重建手術的空白。相比傳統乳房重建術創傷大、假體丟失、并發癥多、術后乳房上遺留有明顯瘢痕的問題,該技術具有切口隱蔽、創傷小、安全性高、術后乳房更美觀、恢復快等優勢。
“該手術的開展對患者恢復自信、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且兩種手術一次完成,可以使患者不用承受二次手術進行乳房重建帶來的心理負擔,手術風險大大降低,且大大減少術后恢復時間,能讓患者盡快回歸社會。”沈豐說。
未來,該科室將緊跟國際國內前沿技術、不斷鉆研創新,用更先進的診療技術服務于廣大患者,為鄂西北廣大女性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