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通訊員 黃明儉 宋安紅 報道: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了,東風61小學年級主任艾靜忙碌起來,她接受了學校領導安排的新任務,和汪巧莉等三位教師一起到距離本校區一公里的東校區任教一年級,三位老師同時擔任一年級三個班的班主任。
今年9月起,原市廣東路小學將并入東風61小學成為東風61小學東校區,兩個校區將實現融合式一體化發展,兩校合并,形成了1+1大于2的辦學優勢。
張灣河畔,廣東路側,一公里之遙,座落著十堰教育的兩朵“姊妹花”——東風61小學和廣東路小學。廣東路小學是“小家碧玉”,像深巷中的美酒,學校面積不大但很精致,多年來教學成績穩居全區第一方陣,是市級文明校園,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東風61小學是“大家閨秀”,像盛開的向陽花,學校規模較大,是德育品牌學校、體育特色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為了兩所學校優勢聚合,采強補弱,放大特色,筑優筑強,張灣區教育局決定:建設東風61小學和廣東路小學融合型教聯體,把廣東路小學作為東風61小學東校區,一校兩區,通過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締造美好教育與幸福校園。
教聯體,教育集團化的新版本。廣東路上的這個教聯體的誕生絕不僅僅是簡單的“二合一”。融合發展,是這個教聯體的關鍵詞。東風61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胡波擔任教聯體兩所學校的黨總支書記,她說:“東風61小學、廣東路小學融合發展,就是要在學校管理、教師使用、文化建設、質量評價等方面逐步實現模式同一、制度同一、內涵同一,產出同質,打開兩個校區的交流融合通道,從文化和內涵上消除兩個校區物理距離的一公里,實現零距離同質化發展。”
就像兩人分享快樂會得到兩倍的快樂,這兩所學校共建的教聯體融合資源、智慧將生成N倍的教育成果。
兩個校區一套領導班子。學校多功能報告廳安裝了同步視頻會議系統,老師和同學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共同開會,同時進行主題活動。
東校區操場重新鋪設,并經過驗收。教室里換上了嶄新的桌椅,校園環境進一步改善。校園設施提檔、文化建設將再次提升。
更讓家長們放心的是東風61小學本校區選派了五六年級主任艾靜、汪巧莉、蔡波作為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班主任助力東校區,實現兩個校區教育教學同發展共提升。
艾靜,小學高級教師,參加國家級課題《書法教學策略性研究》并結題。撰寫多篇論文分獲國家、省一、二等獎。多次被評為張灣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骨干教師。汪巧莉,張灣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23年,汪巧莉率領的教師團隊,在張灣區教育局質量檢測中名列前茅。蔡波,東風61小學優秀語文教師、優秀班主任,善于在教育教學中因材施教,曾獲得東風教育分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追求的是整體的高質量發展,讓每所學校都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東風61小學和廣東路小學融合型教聯體將證明:規模小、面積小的學校也可以是強學校,強學校才是真正的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