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灼灼匠心 細育桃李——十堰市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側記

    時間:2023-09-08 08:02    來源:十堰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全市教育系統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動員部署會。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沈進虎 通訊員 梁桂運

    教育,既牽國運,又系民生。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全面普及”到“優質均衡”,從“一個都不能少”到“家門口的好學校”,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從一項項機制改起,從一件件實事辦起,從一所所學校抓起,堅定不移揚優勢、補短板、提質量,十堰教育事業呈現出結構持續優化、質量穩步提升、位次不斷前移的良好態勢。

    著力“育新人”答好“創新卷”

    時值金秋,迎來新的開學季,回望剛剛過去的高考,十堰成績喜人:2023年高考我市特殊上線總人數達4777人,實現歷史性突破,考取清華、北大13人,“高原-高峰”計劃邁出堅實步伐。這組數據正是十堰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的切實體現。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興則百業興。為持續優化教育發展環境,市縣兩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建并實質運轉,制定《關于加快教育強市建設的決定》《十堰市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細則》《十堰城區教育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十堰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和優化教育資源供給。

    8月21日,三堰小學、二堰小學、東風44小學、東風54小學分別更名為十堰市人民小學澳門街校區、二堰校區、朝陽路校區、上海路校區,標志著十堰市人民小學教聯體正式成立。

    這5所學校采取“名校+新校”“名校+分校”的模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管理方式共用,教師教研共育,拓寬優質辦學資源,提升辦學質效。

    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寇偉介紹,為均衡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一體化發展,十堰將教聯體建設列為2023年重點工作,通過“名校+郊校”和“名校+新校”等融合發展模式,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61所義務教育學校納入教聯體建設,占比達66%。全市14個教聯體納入省級試點,已實現校領導、中層干部、一線骨干教師交流超400人次,聯合開展教研教學活動333場次,師徒結對262對。

    十堰持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擴充”實事項目積極推進,實現了“每個鄉鎮至少建好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目標。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共創建省級教聯體試點14個,市級教聯體試點23個,縣級教聯體試點72個。全市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全部整合到位,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上,總成績穩居全省前三。

    十堰小選手參加第七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共斬獲28個獎項。

    強化“新基建”答好“民生卷”

    8月31日,在重慶路小學校門口,一年級新生統一著裝,與家長道別。學生們按照路標印記前往“成長開花樹”,將蘋果貼紙貼放在樹干上,寓意平平安安,夢想開花結果。今年,重慶路小學新增學位400個,附近小區居民上學將更加便利。

    今年上半年,市、區兩級政府投入資金近5億元,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學校等方式,全力以赴擴充增量、盤活存量、用好變量,扎實推進學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建國瑞學校、天津路第一小學,新增學位5900個;改擴建東風20學校,新增學位1200個;改擴建陽光小學,新增學位1200個……今年秋季開學,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新建有6所,改擴建有48所,共增加學位15700個,其中城區新建學校2所、改擴建學校5所,增加學位9200個。

    近年來,全市各類教育投入逐年增長,實現了法定“三個增長”和“三個確保”要求,五年累計投入近22億元,新建9所學校,遷建2所學校,改擴建13所學校。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投入近30億元,“全面改薄”項目圓滿收官,“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順利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教育部“二十條底線”要求。鞏固國家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成果,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實現全覆蓋,以專遞課堂、同步課堂等為主要形式的“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教學和教研組織模式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水平居全省第一方陣。

    總投資約2.7億元的國瑞中學、國瑞小學今秋正式投入使用。

    優化“隊伍棋”答好“服務卷”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抓好教育,必須要首先解決好“人”的問題。

    8月24日,竹溪縣教育局組織47名新入職教師開展崗前集中培訓,進行入職宣誓。

    “通過崗前培訓,我認真學習了‘樂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防范策略、新課標背景下教學常規入門等業務知識,這對我們快速進入教師角色幫助很大。”一名參訓教師表示。

    近年來,十堰用好用足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新機制政策,五年來累計補充教師6800余人。堅持以“國培”“省培”“市培”為依托,基本建成國家、省、市、縣、校五級聯動的教師教育培訓體系,五年累計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13.5萬人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宣傳引導、注重模范引領、健全監督體系、建立榮譽制度,涌現出鄖陽區桂花小學優秀教師集體、彭玉生等一批全國先進典型代表。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所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地方好老師越多,發展的潛力和希望就越大。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的補充,教師隊伍的持續壯大,為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前行的強勁動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基。辦好教育是今天的使命,更是明天的希望。十堰久久為功、砥礪前行,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錨定“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新定位,全力以赴“建好示范區、建功先行區”,奮力開創十堰教育現代化新局面。

    ( 責任編輯:教育周刊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