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東湖評論:防汛抗災 切莫“九龍治水”

    時間:2023-09-21 11:59    來源:荊楚網  字體:  打印  播報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會議強調,要認真排查總結,抓緊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汛情即命令,險情即戰情。面對即將到來的強降雨、強對流天氣,湖北省防辦決定于9月18日18時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防汛抗災再次牽動人心。每一次汛情,都是一次對黨委政府應急處置和治理能力的系統性“大考”。筆者認為,答好防汛抗災“考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必須堅持系統的觀念,用好統籌的辦法,加強“全周期管理”,對各個要素、功能、環節的全周期全過程的統籌和整合,讓整個管理體系從前期預警預判、中期應對執行、后期評估總結,各個環節都能有序運轉、協同配合,從而更加科學高效,切不可“九龍治水,各管一頭”。具體來說,要切實做到四個“全”。

    “全”要素管控。運用信息化監控管理手段,全面準確掌握基礎數據,摸清底數,同時加強資源集約配置,根據城市發展規模,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健全應急保障體系。比如,在防災救災中,對所轄區域內的地災風險點、易澇點、蓄滯洪區,以及醫用物資生活物資儲備、交通轉運力量、臨時避難場所等,要全要素摸排掌握、優化調劑,確保應急警報一旦拉響,立即高效運轉啟用。

    “全”覆蓋治理。城市管理系統體量大、變化多,基層治理千根線、萬根針,必須善于系統謀劃,分級、分層、分流管理,健全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架構,構建縱向到底的基層治理網絡,提高應急處置和信息溝通效率。

    “全”區域協同。從此前某市特大暴雨災害應對情況看,該市設置了防汛抗旱、城市防汛等4個指揮部門,并在水利、氣象等4個部門分設4個指揮部辦公室,這樣繁雜的管理體制,反而造成了管理的缺位和應急響應的低效滯后。要打通傳統“條塊分割”格局,實現同級政府、各個部門、社會多元主體的橫向互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全”流程管理。切實加強對前期、中期、后期全過程的跟蹤、評估、反饋、整改,特別是要做好復盤評估,認真排查總結,補齊短板、弱項、盲區,促進效能轉化,確保實現閉環管理。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唯有堅持系統的觀念,用好統籌的辦法,不斷提高應對復雜局面、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和水平,方能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美好家園,促進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益楓(湖北武漢)

    ( 責任編輯:葉嵐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