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一周年,也是十堰第一個“生態文明日”,由中國工程院二局和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南水北調水源地綠色發展—中國·丹江口 水都論壇”在丹江口市開幕。
-
6周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 十堰作出這些貢獻
12月11日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截至12月11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運行6周年,累計調水348.63億立方米,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詳細]
-
“數”說南水北調6年之變 1.2億人“飲”上北進“南水”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調了多少水?水質怎樣?多少人受益?生態和經濟效益如何?對此,記者走訪工程沿線多地現場,同時向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等單位進行了了解。[詳細]
-
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如何推進?水利部相關負責人接受專訪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干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詳細]
-
南水北調正式通水6周年紀念日| 十堰8年攻堅養得“中國好水”
[詳細]
-
央視《開講啦》聚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鈕新強和撒貝寧舉杯同飲漢江水
日前,央視一套節目《開講啦》邀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在節目中,鈕新強提到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說到南水北調中線的水質時,他跟主持人撒貝寧現場舉...[詳細]
-
丹江口庫區的水有多好喝?工程院院士和撒貝寧現場“干杯”
[詳細]
-
86.22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供水達到設計目標
11月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超額完成水利部下達的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工程沿線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達總計劃的117%。[詳細]
-
為了水源地|南水北調中線年度供水86億m3 相當于送去7個黃龍灘水庫
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昨日披露,截至11月1日8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水利部下達的2019年至2020年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工程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詳細]
-
十堰近一年向北方輸水86.22億m3 相當于7個黃龍灘水庫庫容
截至11月1日上午8點,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水利部下達的2019年至2020年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工程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為年度水量調度總計劃的117%...[詳細]
-
通水6周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放日活動啟動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6周年之際,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局下屬的5個分局,將于10月16日至20日開展“智慧中線,安全調水公眾開放日”活動?;顒蝇F場,市民不僅可以感受沿線美景,還可以了解走在前沿的尖端科技,...[詳細]
-
年度向北方供水量創歷史新高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效益顯著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20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通過陶岔渠首供水量達到78.2億立方米,相機實施受水區生態補水22.93億立方米,達到2014年通水以來的最大值。[詳細]
-
南水北調移民紀念園移民文化展示中心即將開建
8月26日,筆者從市水利工程移民服務中心獲悉,為傳承移民文化,弘揚移民精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紀念園移民文化展示中心將于今年9月底前開工建設。[詳細]
-
丹江口水庫向北首次最大流量輸水結束 1432公里干渠通過檢驗
此次最大流量輸水從4月29日開始,結果顯示: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期間輸水19億立方米,全長1432公里的中線干渠工程經受住了重大檢驗。[詳細]
-
市政協就南水北調水源區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召開對口協商會
[詳細]
-
安全運行2000天!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300億立方米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不間斷安全運行2000天,累計調水量突破300億立方米,沿線省份6000多萬人直接受益。丹江口水庫為北方人民提供了優質的水資源保障![詳細]
-
南水北調中線安全運行2000天 累計調水300億立方米
截至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不間斷安全運行2000天,累計調水量突破300億立方米,沿線6000多萬人直接受益。[詳細]
-
十堰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 項目資金專項審計調查工作啟動
近日,我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項目資金專項審計調查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張鑫出席會議并講話。[詳細]
-
420立方米/秒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5月9日上午8時30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清澈的漢江水以42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奔涌向北。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詳細]
-
5秒即可充滿1個標準游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5月9日上午8時30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丹江口水庫清澈碧綠的漢江水穿過閘門,一路歡涌向北。監測顯示,此刻的入渠流量為420立方米每秒!據悉,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進行輸水。[詳細]
-
【記者手記】碧水情深·難忘的15天重走調水路
[詳細]
-
【記者手記】三問“南水北調”
[詳細]
-
光明日報聚焦十堰:走綠色發展之路 為北京送去最甜漢江水
[詳細]
-
一渠清水永續北上!津云新媒體傾情奉獻原創MV《水從南方來》
他們不講條件,不講代價,用汗水、淚水和血水鋪就了移民搬遷的和諧之路。他們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1432公里沿線的生動感人故事的主角,是一渠清水永續北上背后默默付出的英雄。[詳細]
-
張全林:南水北調每一滴清水都背負著重任
[詳細]
-
殷建光:“南水”故事是個“甜故事”
[詳細]
-
殷建光:一部《1432》,一首宏偉史詩
[詳細]
-
調水五周年:一江清水釋放多重生態紅利
[詳細]
-
張全林: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遠不止于調水
[詳細]
-
南水北調:推動我國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
[詳細]
-
寰平:南水北調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水動能”
[詳細]
-
殷建光:南水北調是彰顯中國制度優勢的生動實踐
[詳細]
- 新華社: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首年度向北供水21.6億m3
- 中國網:南水北調通水一周年 3800萬人喝上漢江水
- 人民網: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庫區護水富民路徑探秘
- 人民日報:南水北調一期首年度向北供水21.6億m3
- 人民日報:通水一年看南水 22億方長江水帶來什么
- 中國環境報:丹江口水庫水質大多數指標達Ⅰ類標準
- 環球網:南水北調通水一年 相關部門:水價不會大漲
- 湖北日報:中線通水1周年 丹江口北送清水25.6億方
- 荊楚網:丹江口養魚大戶大義清網 轉型水產加工
- 新華社:院士:建立降低南水北調水質風險的保障機制
- 新華社:“中國好水”報告在湖北丹江口發布
- 新華網:十堰苦練生態“內功”保一庫清水潤京津
- 荊楚網:共襄水源地綠色發展 丹江口水都論壇開幕
- 北京青年報:南水北調一年調水超20億立方米
- 湖北日報:經略江漢 南北雙贏--南水北調通水一周年
- 央視: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年 輸水沿線3800萬人受益
- 央視: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周年 水源地水質全年達標
- 央視:“南水”回補 懷柔地下水位上升
- 央視新聞聯播:南水北調中線一年惠及3800萬人
- 人民網:多位專家把脈十堰“中國好水”水源地建設
- 光明日報: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丹江口水都論壇召開
- 新華社:水源地建成300多個環保和生態建設項目
- 湖北日報:專家支招十堰守護“中國好水”
- 新華每日電訊: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周年探訪水源地
- 楚天都市報:25億方“純凈水”潤澤北方
- 北京衛視:通水一年 “南水”進京超8億立方米
- 北京衛視:南水北調通水一周年 對口協作見成果
- 京華時報:南水北調中線供水24億立方米
- 北京日報:丹江口水庫水質優于飲用水源地標準
- 人民政協報:委員獻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后續工作
- 大楚網:水都論壇成功落幕 探求“中國好水”
- 鳳凰網:南水北調一周年(專題)
- 工人日報:奔流千里 如何保證水質安全
- 長江商報:十堰為護一江清水 拒批260億風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