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顧過去的五年,無論是在脫貧攻堅戰場、還是在抗擊疫情前哨,無論是在文明創建現場、還是在生產建設一線,都高高飄揚著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它們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匯聚成氣貫山河的磅礴力量。【詳細】
-
2
近年來,我市圍繞建設現代新車城的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向科技要效益,以創新謀發展,推動綠色轉型。2020年,十堰工業經濟總產值達2200多億元,主要指標持續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格局逐漸成形。【詳細】
-
3
凝聚發展共識,匯聚前進力量。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我市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持續深化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詳細】
-
4
近年來,我市以思想破冰為先導,通過一系列創新性舉措,打通國企改革"最后一公里",從風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勢,完成精彩"三級跳",國資國企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持續增強,闖出一條改革發展新路。【詳細】
-
5
"十三五"期間,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由168.6億元增加到406.1億元,占 GDP比重由13%提升至2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及其占 GDP比重位列全省第四,連續四年在全省市縣科技創新綜合考評中獲優秀等次。【詳細】
-
6
為確保一庫凈水永續北送,十堰市清理網箱18.2萬只,關閉規;B殖場134家,關停并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560家;強力推進十年禁捕,1500艘有證漁船全部上岸拆解,6400多艘三無船舶全部分類處置,3000多名漁民全部上岸。【詳細】
-
7
截至目前,以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整車企業達10家,其中具有新能源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達7家,具有專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達36家,整車年產能達100萬輛,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發展到1000余家。【詳細】
-
8
"十三五"期末,全市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09萬人,幫助困難人員就業3.41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7.11億元,扶持2.44萬人成功創業,帶動就業9.17萬人。組織城鄉勞動者就業培訓21.74萬人。【詳細】
-
9
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83.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45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5.5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8個貧困縣(市、區)全部摘帽,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詳細】
-
10
重點圍繞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等重要指標,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定期核查,消除返貧致貧風險12777戶40039人。【詳細】
-
11
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8.5億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549,"紅線"控制指標全面完成,用水效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計解決127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2.34%。十堰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開工。【詳細】
-
12
"十三五"期間,全市汽車類產業項目195個,文旅康養產業項目102個,現代服務產業項目211個,智能裝備產業項目66個。茅箭東風康明斯國六排放處理系統、張灣區 MT9發動機等生產項目為全市經濟轉型注入新的動能。【詳細】
-
13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本是交通建設的鐵律,然而在十堰,"路為青山改道、橋為綠水折腰"的情況已成常態。雖然加大了工程難度和建設成本,卻最大化實現了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為十堰綠色發展開通了一條條"會呼吸的路"。【詳細】
-
14
過去5年,我市以文旅體融合發展為主線,以龍頭項目為支撐,以品牌創建為動力,大力整合特色資源,推進"山水城互動、文旅體互融",較好實現了文旅體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旅游業綜合實力、游客滿意度居全省第三。【詳細】
-
15
"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實施7793個項目,總投資16257億元,完成投資6836億元。建成一批打基礎、管長遠、補短板、強功能、惠民生的重大工程項目,為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注入了強大動力。【詳細】
-
16
醫聯體和?坡撁瞬粩嘞蛑苓吀采w,外埠病人不斷增多。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每年門急診診療人數超840萬人次,每年有55萬人次的住院患者健康回家,十堰已成為輻射鄂豫陜渝四省市周邊地區的區域性醫療中心。【詳細】
-
17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5年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把人民群眾冷暖放在心上,出臺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地一筆筆民生支出,持續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民生答卷溫暖人心、力透紙背。【詳細】
-
18
大力推進教育項目建設,5年累計投入近22億元,新建9所學校(8所義務教育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遷建2所學校(柳林中學、車城高中),改擴建13所學校。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投入近30億元,"全面改薄"項目圓滿收官。【詳細】
-
19
觸摸十堰、體驗十堰、品味十堰,當越來越多的人從天南海北來到十堰,當“生態十堰、魅力車城”贏得越來越多游客青睞,十堰人能更深切體會到文旅融合在我市“現代新車城、綠色示范市”建設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詳細】
-
20
“十三五”時期,全市進出口總額累計實現235.3億元,年均44.5億元,年均增長6.6%;實際使用外資累計10.73億美元,年均2.15億美元。全市現有進出口企業293家,年出口額過千萬元企業71家、過億元23家。【詳細】
-
21
森林、綠地、濕地素有“綠色水庫”之稱,能很好地涵養水源。市林業局生態修復科科長袁曉秋算了一筆賬,目前十堰森林、綠地、濕地每年所涵養的水源相當于40多座10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詳細】
-
22
近年來,我市針對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存在的路面坑洼不平、環境臟亂差、各類設施不夠完善、綠化缺失等問題進行綜合整治,246條“路不平、燈不明、水不暢”的背街小巷成為景觀路,實現“顏值”“品質”雙提升。【詳細】
-
23
這5年,十堰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碩果累累。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323所、在校學生62.79萬人、教職工5.07萬人,比2015年分別增加215所、8.69萬人、0.72萬人。【詳細】
-
24
城區已建成大型污水處理廠8座,總設計規模45萬噸/日;建成水質凈化廠3座,總設計規模16萬噸/日;城區累計建成污水收集管網882公里;城區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一級 A及以上標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