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以來,十堰市委書記胡亞波深入一線調研的腳步遍布全市10個縣市區,強調要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找準縣域經濟發展路徑。
大會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舉宋勇當選丹江口市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武小凱當選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市長。
十一屆丹江口市政協主席李彬,副主席王馥君、陳少斌、夏成樸、嚴嶺、袁明濤,秘書長王興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2021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1.7%,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0%。
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市委同心同向、共同奮斗,聚力推進綠色崛起,奮力實現"經濟倍增、進入百強",為加快建設"'兩山'示范市、魅力新水都"作出更大貢獻。
大會選舉產生了鄖陽區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區人民政府區長、副區長、區監察委員會主任、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黨永生當選為十五屆區政協主席,李濤、黃貴洲、羅春竹、郭培當選為十五屆區政協副主席,李婧珺當選為十五屆區政協秘書長。
2022年政府工作主要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1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15%,固定資產投資增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
強化黨的建設,干出履職盡責新業績,為加快建設"漢江新城、產業新區",奮力實現"經濟倍增、跨越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大會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舉胡勇為鄖西縣十九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王兵為鄖西縣人民政府縣長。
阮登香為政協鄖西縣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田翔燕、曾輝、陳建支、史文文為政協鄖西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紀大偉為政協鄖西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秘書長。
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5%。
在加強履職能力建設上提質增效,為鄖西加快建設"經濟倍增示范區、綠色發展新高地"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大會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舉,毛昌盛當選縣十九屆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麗媛當選縣人民政府縣長。
選舉龔世華為政協竹山縣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劉燕燕、董軍、陳泓、丁葛為政協竹山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王定斌為政協竹山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秘書長。
2022年主要奮斗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以上。
努力做到高站位凝聚共識、高質量資政建言、高水平促進落實,為加快建設"經濟倍增先行區,綠色發展示范縣"貢獻智慧和力量。
蔣波當選竹溪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許慶一當選竹溪縣人民政府縣長。
選舉李晉為政協竹溪縣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楊巧燕、余凱、王大勝、賀進修為政協竹溪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湯凡為政協竹溪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秘書長。
2021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25%;固定資產投資增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20%。
把為改革發展獻計出力作為履職的主題主線,圍繞建設全省山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綠色崛起示范縣",著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大會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舉高明哲當選縣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主任,謝曉鳴當選縣人民政府縣長,陶克坤當選縣監察委員會主任。
大會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舉董詮聞為政協房縣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張蕊、熊祖友、龍德斌、毛宏明為副主席,馬宗敏為秘書長。
縣委提出"爭當全省山區縣高質量發展優等生",我們必須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沖刺的狀態和干勁,全上跑道、全速奔跑、全力答好七張答卷。
群策群力、同心同向,為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綠色示范縣",推動房縣成為十堰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重要增長極作出更大貢獻。
新當選的茅箭區人民政府區長李琴和區第十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金菊,在閉幕大會上分別作了講話。
新當選的政協茅箭區第十屆委員會主席金善朝,十屆政協副主席李斌、黃朝軍、任遠、程慧玲、呂劍,秘書長關忠洪在主席臺前排就坐。
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左右。
發揮優勢、積極作為,廣聚民智、廣獻良策,努力為"一城兩區"建設書寫更多"政協篇章",貢獻更多"政協力量"。
張海濤當選區第十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如玖當選區人民政府區長,盧云東當選區監察委員會主任。
新當選的政協張灣區第十屆委員會主席賀璟虎,政協張灣區第十屆委員會副主席王義紅、朱道順、付海波、黃燕、劉珊珊在主席臺前排就坐。
未來五年,要著力打造"三區",實現"五個新突破"。著力打造主城繁榮引領區,著力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
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五個堅定不移"的主要任務,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謀發展之道。